本帖最后由 宁波市中心血站 于 2025-4-22 14:13 编辑
夜幕低垂,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监护仪器的警报声此起彼伏,十几名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在走廊急促回响,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保卫战正在此上演:一名产妇突发羊水栓塞。 最终,在该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准施治下,产妇不仅保住了性命,更保住了子宫。 6小时决战 每一秒都是生死线 事发当天17:45,产妇刘女士在顺产一名健康婴儿后,阴道开始持续出血,血液无法凝固,血压骤降至80/41mmHg。 “羊水栓塞!”产科医生迅速判断。警报瞬间拉响! 18:15,多学科团队闪电集结,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介入科专家冲入手术室。此时,刘女士的出血量已超2000毫升,凝血功能完全崩溃,血压持续走低。 手术台上,宫腔球囊填塞、血管介入止血、血浆置换术同步推进;手术台下,输血科紧急调配红细胞、血浆,麻醉科精准调控循环,重症团队紧盯器官功能。 出血量不断增加!血压持续下降!凝血功能测不到……各项危急值报告在电脑中闪烁,处理电话此起彼伏,但抢救节奏丝毫未乱:宫缩剂强化子宫收缩、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冷沉淀输注纠正凝血……每一步都精准踩在“黄金抢救时间”的节点上。
破除魔咒 不切子宫成功救治 羊水栓塞被称为“产科死神”,又称妊娠过敏样综合征,属于极其严重的分娩并发症,病因暂不明确,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测、病死率高为临床特点。发病率仅为4/10万~6/10万,可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60%到80%。它像一场毫无征兆的风暴,瞬间将患者推向生死边缘: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全身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崩盘。短短几分钟内,产妇就可能因大出血、多器官衰竭而殒命。
对产科医生而言,每一次接诊羊水栓塞患者,都是一场生死决战。而且在这场较量中,一个残酷的“魔咒”长期存在——为保产妇性命,往往需要紧急切除子宫。对许多女性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失去生育能力,更可能带来心理创伤。 这一次,宁波团队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患者还年轻,我们要尽全力保住她的子宫!”产科大科主任陈安儿做出了更难但更有利于患者的选择。
就这样,6小时的极限救援中,医疗团队如同精密齿轮,将每一个抢救措施环环相扣,尽管患者术中出血量达到8000毫升,相当于一般女性1.5倍的血液量,但经过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到次日凌晨,奇迹降临:刘女士的血压稳步回升,凝血功能逆转,出血彻底止住,更令人振奋的是,她的子宫完好无损! 虽然险情暂退,但抢救团队核心成员——陈安儿主任、王倩副主任医师、吴蓉蓉护士长选择继续留守。接下来的12小时,她们时刻保持警惕:调整药物剂量、监测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直至刘女士彻底脱离危险。 “羊水栓塞的抢救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前半程靠技术,后半程靠责任。”陈安儿说。这场20小时的连续奋战,不仅刷新了该院羊水栓塞抢救纪录,更以“子宫零切除”的结果,打破了以往固有的认知。此例羊水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治,也是该院作为浙东区域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实力的体现。 与此同时,刘女士的惊险经历,也为所有准妈妈敲响警钟。陈安儿提醒:羊水栓塞虽罕见,但孕期规范产检、识别高危因素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高龄、多胎、胎盘早剥等高危孕妇,选择具备危重孕产妇救治资质的医院分娩,对于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