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留言编号 8007045
#地点:宁波市鄞州区宁波诺丁汉大学#
近日,宁波鄞州区街头惊现“双胞胎车牌”的哈啰共享电动车,两辆车共用同一个车牌号,而且用不同的哈啰账户同时扫码也并不影响正常使用。这种共享电动车车牌是否跟机动车套牌一样存在着同样的安全隐患呢?而且在“一牌多车”背后是否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目前尚未可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核实查清,给大家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出行环境!
非机动车套牌儿和机动车套牌儿,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主要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对于管理上的影响,政府管理是通过对车辆的识别,识别方式就是“车牌”,每个车牌号对应一辆“合规运营车辆”,这个车牌号跟这辆车做“一对一绑定”,就类似于咱们的身份证,识别身份,是追溯的依据。
其次的话,就是对用户而言,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甚至有“欺诈”嫌疑。共享两轮也相当于对外的车辆出租性质,一般机动车套牌就是冒用问题,涉及身份伪造,以及混淆视听。
车牌跟车身是唯一绑定的,用户用哪辆车,是有知情权的,用户本来认为我骑得车对应一个车牌,之后用户一旦涉及到维权等情况,是可以通过车牌号的记录,来追溯车辆乃至企业的责任的。到时候,用户举报也好,投诉也罢,通过提供车牌号达到产品绑定的管理。
但是如果被企业套了牌,用户就失去了车辆“唯一识别性”的基础,一旦权益受损,很难说清楚到底骑的是哪辆车。
共享电单车的“套牌”,本质上讲,对用户和政府管理都涉嫌了“欺诈”。
而且如果出了事故时,如果不能确认到骑行车辆,就没办法核实骑行情况,势必会影响用户维权和理赔。图1车编码:7900189118,车牌:9015545;图2车编码:7900130025,车牌:9015545;图3车编码:7900096216,车牌:9015253;图4车编码:7900178509,车牌:9015253